⑥3年居住证+临港+核心人才+3年1倍(11396)
对于普通上班族而言,落户上海不仅是身份的转变,更是享受城市资源、规划长远生活的重要一步。然而,中级职称作为传统落户路径的关键条件,让不少无职称的职场人望而却步。那么没有职称如何在上海落户?本文将结合2025年最新政策,为无中级职称的普通上班族提供多元化落户方案,助大家找到适合自己的落户路径。
所以有小部分申请人初审能过,但是复核的时候,被市人社刷下来并无法落户。
在上海办理落户过程中离职,大概率会对落户产生负面影响 。依据《留学回国人员申办上海常住户口实施细则》,留学人员需在回国后 2 年内来本市并持续在本市工作,与本市相关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或聘用合同、按规定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个人所得税 。这明确了稳定工作及社保、个税缴纳在落户申请中的重要性 。
任职材料要求
人才引进落户对社保基数和缴纳时间有明确要求 。从社保基数看,通常要求在本市缴纳城镇社会保险基数达到一定标准 。如以职称作为申请条件之一时,对于像您这样具有高级职称(副教授属于高级职称)的人员,一般建议社保基数达到上海上年度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的2倍及以上(2025年标准为22792元/月) 。同时,社保缴纳需与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合理对应 。在缴纳时间方面,需在上海依法缴纳社会保险,且在申请时,一般要求在当前单位有一定时长的社保缴纳记录 。虽然没有统一规定具体时长,但通常建议至少有3 - 6个月稳定的社保缴纳,以证明工作的稳定性 。例如,一些案例中,申请人在入职上海单位后,社保缴纳不满3个月就提交落户申请,可能因工作稳定性存疑,导致申请被退回 。